EN

INDUSTRY DYNAMIC

行业动态

/ 0417-5316666

立磨操作的注意事项、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及处理

发表时间:2023-12-13 访问量:2061

1 振动值

振动是辊式磨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合理的振动是允许的,但是若振动过大,则会造成磨盘和磨辊的机械损伤,以与附属设备和测量仪表的毁坏。料层厚薄不均是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其它原因还有:磨内有大块金属物体;研磨压力太大;耐磨件损坏;储能器充气压力不等;磨通风不足等。在操作上应当严格将振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才能为稳定运行创造先决条件。

2 料层厚度

立磨稳定运转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料床稳定。料层稳定,风量、风压和喂料量才能稳定,否则就要通过调节风量和喂料量来维持料层厚度。若调节不与时就会引起振动加剧,电机负荷上升或系统跳停等问题。理论上讲,料层厚度应为磨辊直径的 2%±20mm,该立磨磨辊直径为3000mm,因此60±20mm 是适宜的料层厚度。此外,更佳料层厚度主要取决于原料质量,如含水量、粒度、颗粒分布和易磨性。 

运转初期,为了找到更佳的料层厚度,得调试挡料圈的高度。而在挡料圈高度一定的条件下,稳定料层厚度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喂料粒度与粒度级配合理。喂料平均粒径太小或细粉太多,料层将变薄;平均粒径太大或大块物料太多时料层将变厚,磨机负荷上升。可通过调整喷水量、研磨压力、循环风量和选粉机转数等参数来稳定料层。喷水是形成坚实料床的前提,适当的研磨压力是保持料床稳定的条件,磨内通风是保证生料细度和水份的手段。

3 压差

压差是指风环处的压力损失,也是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由于风对立磨运转的影响较大,因此,保持压差恒定,磨的运行状态才好。压差还是磨内情况的一面镜子,操作员可通过观察压差了解磨内情况,判断料多、料少、风大、风小、粉磨效率等。而且随着喂料量的变化,磨通风量的大小、压差的稳定值也有所不同,这在平常的操作中应注意观察、注意积累经验。

若压差过大,说明磨内阻力大,内循环量大,此时应采取减料措施,加大通风量,加大喷水,稳定料层,也可暂时减小选粉机转数,使积于磨内的细粉排出磨外,待压差恢复正常,再适当恢复各参数,以避免过粉磨现象,防止因振动加剧磨跳停、满磨事故的发生。若压差过小,说明磨内物料太少,研磨层会很快削薄,引起振动增大,因此应马上加料,增加喷水,使之形成稳定料层。

4 磨功率消耗

立磨传动功率决定于磨辊给磨盘所施加的压力与有关设计参数,若磨盘上物料过多,研磨压力又未跟上,则粉磨效率低,磨功率消耗大;若研磨压力过大,也会增大磨功率,都会对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5 磨机出口温度

向磨内供热风是干燥物料和提升物料的需要,磨机出口气体温度的高低是衡量磨机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过热会导致内部机械受损;过低,则达不到干燥目的。

根据我厂的运行经验,磨机出口温度更好控制在95℃左右。若出口温度较高,则适当打开循环风机挡板,或打开冷风挡板;若出口温度低,则适当增加热风供给量,以保证生料水份不超标。

6 产品细度

产品细度主要靠选粉机转速来调节,转数大,产品细;转数小,产品粗。磨内用风量的大小对产品细度也有很大影响。

7 产量

立磨产量标定恰当与否,对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其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优势亦很重要。经调试、考核,冀东二线立磨能力按320~360t/h 控制。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操作员应注意热风、磨通风量、研磨压力、喷水量等参数的适当增加,保证压差稳定。

立磨机的操作技巧有哪些?

1、适宜料层厚度

立磨是采用料床粉碎的原理工作的,稳定的料床是立磨持续稳定工作的前提。料层太厚,粉磨效率低;料层太薄,容易引起磨机振动。在辊套和磨盘衬板使用初期,料层厚度控制在130㎜左右,能够形成稳定的料层又能控制立磨主机负荷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当立磨辊套和衬板的使用过了磨合期,料层厚度应适当的增加10mm 左右,这样料层更加稳定,能发挥更佳的粉磨效果,提高台时产量;辊套和衬板磨损后期,料层厚度应控制在 150~160mm,因为磨损后期料层分布不均,粉磨效果较差,料层的稳定性差,还会出现撞击机械定位销的现象。因此,要根据立磨辊套和衬板的磨损情况与时的调整挡料圈的高度来控制合理的料层厚度。

中控操作中可以通过观察压差、主机电流、磨机振动与磨出口温度、排渣斗提电流等参数变化判断料层的厚薄,通过调节喂料、研磨压力、风速等控制稳定的料床,做出相应的调整:研磨压力加大,细粉料增多、料层变薄;研磨压力减小,磨盘物料变粗,相应排渣料多,料层变厚;磨内风速提高,增加内循环,料层增厚;降低风速,减少内循环,料层减薄。另外,还应控制入磨物料综合水分在 2%~5%,物料太干太细,流动性好,难以形成稳定料层;此时应适当提高挡料圈高度、降低研磨压力,或向磨内喷水〔2%~3%〕,降低物料流动性,稳定料层。

物料太湿,又会出现配料站、皮带秤、锁风阀等的蓬仓、粘料、堵料等情况影响磨机的稳定运行,从而影响台时。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控制稳定的合理的料层,保持适当略高的磨机出口温度和压差,增大物料良好的流通性,是实现增产节能很好的操作方法。一期磨出口温度一般控制在 95~100℃比较稳定,压差一般在6000~6200Pa 左右稳定且高产;二期磨出口温度一般控制在 78~86℃左右比较稳定,压差一般在 6800~7200Pa 左右稳定且高产。

2、控制合理风速

立磨是风扫磨,主要靠气流带动物料循环和输送,通风量要适当。风量不足,合格的生料不能与时带出,料层增厚,排渣量增多,设备负荷高,产量降低;风量过大,料层过薄,影响磨机稳定运转,增加风机的耗电量,因此,磨机通风量一定与产量相匹配。立磨风量大小可通过风机转速,风机挡板开度等调节。中控室一般根据风机转速、电流、压差、喂料量、进、出口负压、温度等变化趋势来了解磨机运行情况,并结合磨机振动、排渣量、产品质量等进行做出相应的调整,生产过程中,风环的面积一定,风速由风量决定,首先要满足输送物料要求,风量过小,合格的物料不能被与时带走,风量过大,电耗高。

控制合理的风速和风量,保持料层的稳定,能够实现磨机长期、稳定、高效的运转,减少故障停机的出现。一期:窑尾EP风机转速 550rpm左右,热风、循环风机、废气挡板全开,冷风挡板全关,根据温度、压力,适当调整,磨入口负压:-500~-600Pa左右;二期:窑尾EP风机转速 740rpm 左右,热风、废气挡板全开,冷风挡板全关,循环风挡板开度一般 80%左右,根据温度和压力适当调整,磨入口负压:-600~-700Pa 左右,开一台磨机的时候窑尾 EP 风机转速适当减慢,挡板开度适当调整。使入磨风压、风量更加稳定,料气比更加合理,立磨台时提高,产量也更加稳定,达到了增产降耗的目的。

3、设定适宜研磨压力

立磨利用液压缸的对磨辊施加的研磨压力对物料进行料床粉碎。研磨压力增加,磨机产量增加,但达到某一临界值后,不再变化。物料在磨盘上是反复、多次、循环粉磨,实际研磨压力远小于临界值。研磨压力增加,需要功率增加,适宜的研磨压力,应该兼顾产量和能耗两方面的因素。根据实际入磨物料的性质、粒度、喂料量等,找出研磨压力与产量的对应关系,确定一个经济、适宜的研磨压力十分重要。也是提高台时的重要参数。一期研磨压力一般设定 5.5MPa,二期一般设定6.0MPa。

立磨机操作常见问题

1.1 稳定料床

维持稳定料床,这是辊式磨料床粉磨的基础,正常运转的关键。料层厚度可通过调节挡料圈高度来调整,合适的厚度以与它们与磨机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在调试阶段首先找出。料层太厚粉磨效率降低,料层太薄将引起振动。如辊压加大,则产生的细粉多,料层将变薄;辊压减少,磨盘物料变粗,相应返回的物料多,料层变厚。磨内风速提高,增加内部循环,料层增厚,降低风速,减少内部循环,料层减薄。在正常运转下辊式磨经磨辊压实后的料床厚度不宜小于 40~50mm。

1.2 控制粉磨压力

粉磨压力是影响磨机产量、粉磨效率和磨机功率的主要因素。立磨是借助于对料床施以高压而粉碎物料的,压力增加产量增加,但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不再变化,压力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功率的增加,导致单位能耗的增加,因此适宜的辊压要产量和能耗二者兼顾。该值决定于物料性质、粒度以与喂料量。在试生产时要找出合适的粉磨压力以与压力合理的风速可以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使磨盘上的物料层适当、稳定,粉磨效率高。在生产工艺中,当风环面积一定时,风速由风量决定。与生产工艺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来保证粉磨效果。

1.3 保证一定的出磨温度

立磨是烘干兼粉磨系统,出磨气温是衡量烘干作业是否正常的综合性指标。为了保证原料烘干良好,出磨物料水分小于 0.5%,一般控制磨机出口温度在90℃左右。如温度太低则成品水分大,使粉磨效率和选粉效率降低,有可能造成收尘系统冷凝;如太高,表示烟气降温增湿不够,也会影响到收尘效果。

1.4 控制合理的风速

立磨主要靠气流带动物料循环。合理的风速可以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使盘上的物料层适当、稳定,粉磨效率高。但风量是由风速决定,而风量则和喂料量相联系,如喂料量大,风量应大;反之则减小。风机的风量受系统阻力的影响,可通过调节风机阀门来调整。磨机的压降、进磨负压、出磨负压均能反映风量的大小。

压降大、负压大表示风速大、风量大;反之则相应的风速风量小。这些参数的稳定就表示了风量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料床的稳定。

控制生料细度

生料细度受分离器转速、系统风量、磨内负荷等影响。在风量和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动改变转速来调节细度,调节时每次最多增或减 2r/min,过大会导致磨机振动加大甚至跳闸。

立磨机操作异常情况的处理

2.1 磨机振动过大

<1>喂料不均匀,当入磨的混合料多为粉料时,磨内的负荷率大,导致磨盘上料层薄,甚至磨盘与磨辊直接接触,造成振磨;当入磨的混合料多为块料物料时,造成磨辊的压差不稳定,产生振磨。解决的方法是稳定入磨物料的粒度,适当调整喂料速度或降低粉磨压力,在保证需要物料细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选粉机转速。

<2>金属件进入磨机,检查金属探测器,磁铁分离器工作是否正常。

<3>窑废气风机损坏引起振动或人磨的窑尾废气压力高,不稳且含尘浓度大使磨内温度过高从而加大了磨内负荷,此时应加大循环风门的开度,增大入磨的循环风门,提高了磨机的人口负压,使磨机运转平衡。

2.2 磨机生产能力过低

可能的原因为:

<1>喂料速率低;

<2>产品细度太细;

<3>系统风量低。

解决的方法为增加喂料速率或增加粉磨压力,降低选粉机转速,加大系统排风量。反之磨机的生产能力过高时,解决的方法相反。

2.3 喂料不足

当发现喂料仓储料不足时应停机,此时如果继续往外输料有空磨的危险,应向供料装置和磨机喂料,否则会使料床变薄,发生隆隆响声,致使减速机损坏。

2.4 磨机压差太大

此时应立即减少供料,观察压差指示装置。检查其可能的原因:

<1>喂料装置故障,喂料过多;

<2>磨盘部的喷口环阻塞;

<3>风量过低或不稳定;

<4>选粉机调整的细度过细。

压差过小的原因:

<1>喂料速率过低以至于喂料中断;

<2>产品的细度太粗。

系统的液压压力下降应检查:

<1>导管是否泄漏;

<2>压力安全溢流阀是否失灵;

<3>油泵是否正常工作;

<4>压力开关是否失常。

如果上述设备检查后完好无损,此时可重新启动油泵工作,关闭油泵后压力仍正常,则不需停机,反之则停机。


相关标签:

移动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