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INDUSTRY DYNAMIC

行业动态

/ 0417-5316666

生料立磨系统提产降耗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3-11-21 访问量:1975

1、降低磨机主电机电

我们意识到,通过机械提升的方式比利用气流提升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功率消耗,也有利于减少立磨内部循环负荷,提升立磨的粉磨效率、进一步降低设备的阻力等。目前,使用的立磨也基本都设有物料外循环的提升机,但是对于外循环和系统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们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摸索的,找到一个更佳的平衡点。

理论上,低料层操作时的电机电流是要明显低于高料层操作的,实际生产中也是成立的。所以,我们生产中要控制合理的料层厚度,料层厚度是通过挡料圈来调节的,在生产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挡料圈的高度,摸索出适应我们生产工况的挡料圈的高度,使得磨内料层基本厚度能够更加合理,料层厚度的降低,单位体积中物料基本作用力值会逐步提升,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可以进一步降低,磨内压差也随之降低,磨机主电机电流会降低。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设备选型、工艺设计时,考虑到外循环的合适比例,在进行韶关立磨设备设计时就要考虑合适的喷口环风速,工艺设计时考虑外循环提升机的能力匹配等。为了保证排渣中不出现大量的细粉,我们操作时风量的控制尤为重要,需要我们中控调试人员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2、降低系统阻力值

从循环风机基本运行情况来看,循环风机电流消耗量与风压、风量以及风机基本做功效率之间具有一定联系性,系统阻力值如果较大风机基本做功效率会较差,此时需要适度扩大拉风,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循环风机电流逐步上升,所以通过降低系统阻力能够在提高风机做功效率基础上降低电流值。

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阻力主要来源进行判定,这就需要在入磨热风管道、选粉机出口、旋风筒出口、喷口环出口位置安装压力检测设备,对各个位置基本压差值进行对比,能够对阻力主要来源位置进行判定。

3、系统漏风治理

目前,立磨系统运行中主要漏风点是立磨、收尘器等。立磨漏风设计需要低于8%,产生漏风的主要位置有入磨锁风设备、磨辊密封、连接法兰以及膨胀节等。收尘器主要漏风位置在箱体盖板、连接法兰等,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箱体,实际漏风问题较为严重。由于漏风系数较大,需要及时进行拉风,这样会使得风机电动机电流不断上升,导致系统电能消耗性不断加大,情况严重还会对磨机基本产量造成影响,在间接中持续扩大电能消耗。

4、日常操作要点分析

对入磨物料基本粒度进行控制,一般在磨辊直径的3~5%之间。磨辊辊套及磨盘衬板磨损后,需要对磨辊以及磨盘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对蓄能器压力值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需要将压力值保持在磨辊工作压力的 60%~70范围内。研磨实际压力值并不是越高越好。

比如某项临界值产量不再发生变化之后,如果持续增加电动机电流量,会导致电耗问题更加严重,还会影响设备安全运行。所以当前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选取更佳压力值。在中控操作中还需要对出磨气体温度值进行控制,可以稳定保持在 85℃左右, 温度高低对粉磨以及选粉效率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5、中控操作注意事项

1)研磨压力并非越高越好,当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产量不再变化,继续加大不但会使主电动机电流升高磨机电耗增加,而且会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转,须在生产中摸索更佳压力值,更好做压力与产量对应关系曲线。

2)出磨气体温度控制在 85℃左右,并且稳定。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粉磨及选粉效率。

3)入磨风阀门、循环风阀门、循环风机出口阀门、旁路风阀门建议全打开, 否则会造成系统阻力大。验证旁路风阀门是否需要打开的简单方法:将旁路风阀门关闭,如果入磨负压增大,入磨风量减少,说明旁路风会补充磨内进风,则需要将旁路风门打开;反之亦然。

 4)窑尾袋收尘入口负压须控制在-500Pa 以内,此负压不仅关系到磨内补风量的大小,而且还能降低窑尾排风机电流。若此负压降不下来,则在现场观察,通知中控逐步降低尾排,哪一个部位冒灰就处理哪一个部位。

5)重视开停磨时间控制。我们规定操作员从开台辅机设备到投料不能超过4min,停磨时在不检修的情况下磨内物料不必甩空。


相关标签:

移动端网站